【熱門】熱點話題作文錦集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熱點話題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部新電影上映了,你去不去看?
先別去,拖著。通常,拖幾天,就會有無數人告訴你:千萬別去,不值得浪費那兩個小時和幾十塊錢。當然,也有的時候,拖了幾天,有無數人告訴你:這電影你得去看看,還是不錯的。這時候應該怎么辦?應該繼續(xù)拖。拖幾個月,再問他們,還覺得值得看嗎?或者干脆拖幾年,再回頭看,還覺得那電影不看不行嗎?
到那時候就根本不用問他們了。問問自己就夠了:幾年都過去了,我沒看那電影,覺得有什么損失嗎?有什么遺憾嗎?真遺憾也沒事兒,再找來看也沒那么難。但基本上,沒幾部電影配得上這樣的待遇。
拖延癥不是一種病態(tài),而是一種非常智慧的生存策略。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只要拖一拖,都會自行化解。如果沒有,那是你拖得還不夠久。
很多人認為拖延癥耽誤事,其實真的不是那樣。
一般只有兩種事兒你會拖著:你不喜歡做的和你覺得拖拖也沒問題的。喜歡的事兒你不會拖著,不能拖的事兒你也不會拖著。所以說,拖延癥其實是一種辨別、篩選機制,這是一種本能。因為你本能地覺得人生應該用在自己喜歡的事兒上,應該用在更緊急更重要的事兒上。生命只有一次,那些無關緊要的、使人不愉快的爛事,讓我們拖著,拖沒了就好。拖不沒,也至少把我們跟它們相處的時間壓縮到最少。
拖延是拖延者的通行證,著急是著急者的墓志銘。會拖延走遍天下,愛著急寸步難行。為什么?因為越愛著急,越一步一個坎兒。很多坎兒是急出來的?!白詳_”是庸人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不拖延是把問題留給自己,拖延是把問題留給時間。時間很厲害,至少比你英明、強大多了。都說“時間能治愈一切傷痛”“時間能解決一切問題”。那怎么讓時間解決?還不就是拖著嗎?
怎樣獲得成功的人生?從拖延癥開始。拖延癥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美。怎么才能笑到最后呢?答案就是最后再開始笑。真的.,根據我的經驗,最后再開始笑,笑到最后的概率會大很多。
我覺得拖延癥應該有一個“癥歌”,可以照著《夕陽紅》的旋律唱:“最美不過拖延癥,溫馨,又從容。拖延出晚開的花啊,拖延出陳年的酒?!?/p>
你想啊,晚開的花、陳年的酒,不拖延,怎么“晚開”?怎么“陳年”?
【素材運用】
拖延,未必就是“消極”的同義詞,因為拖延需要時間。而在拖延的這段時間里,人們可以盡情思考事情的價值,回望做事的初衷,為自己的行動厘定方向。紀伯倫說:“我們已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毙谐踢^快時,請拖延一下自己,等等我們的靈魂。
【速用名言】
1.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會及時來到。——法國作家巴爾扎克
2.人類的歷史是很忍耐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印度詩人泰戈爾
【適用話題】等待的價值;思考需要時間;沉淀人生
以小事件為切入口觀點應能自圓其說
具體解讀:此類議論文要求考生思路清晰,邏輯條理分明。最重要的是考生的觀點要能自圓其說。
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金融危機雖然發(fā)端于美國,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似乎都逃不掉被波及的厄運。
考生在把握這類話題時,一定要將事物間內在的連帶關系闡述清楚。最好以一個小事件或小案例為切入口,進而闡述事件中各方存在的關聯。
逆向思維立意切忌一味追求新奇
具體解讀:逆向思維和辯證地想問題,可能會是今年高考作文考查的一個方向。
出現危機時,人們就會竭盡全力在逆境中尋找轉機。此類逆向思維立意的作文中,考生切忌不要一味地追求思路的新奇。
如果是寫議論文的話,考生可運用正、反例子,并對例子加以解說,再深入分析一下,也是不難得高分的。
關鍵是要從材料中挖出主題,立意要高。假如不能寫得很深刻的話,可以在語言上取勝。
如果是沒有進行過基礎訓練的同學,要慎寫記敘文。
容易出現材料考前可先記下名言
具體解讀:這類立意話題比較容易出現給材料作文,文中的寓言、故事、典故或詩歌都需要考生從中挖掘到一個立意方向,并圍繞這個方向進行寫作。
給材料作文中往往會出現引用的名人名言,建議考生在備考階段可以有意識地記下一兩句可能會在作文寫作中用到的名人名言和幾段相關材料。
但不是一定要引用名言,而是要使它們運用得恰如其分,起到給文章加分的效果。
切忌空泛事例不要落入俗套
具體解讀:團隊合作的題材切忌空泛,一定要有具體事例。
這是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團隊合作的話題看似很好操作,但考生選擇的角度和事例往往容易落入俗套。
比如青少年的偶像姚明,他所從事的籃球運動就是一個典型的需要極強的團隊精神才能取勝的項目。
考生可以從自己很熟悉的人或事著手。
近幾年來,“微整形”大為流行。
何為標準美女?白皮膚、瓜子臉、大眼睛、高鼻梁、櫻桃小嘴,符合了這些要求,不看不順眼都不行。于是女人們開始行動了,漂白、割雙眼皮、做隆鼻、做下巴、打瘦臉針……揭開紗布后,女人們重新審視著自己的臉,笑了:這是張沒有瑕疵的臉。
女人們用慍怒的目光注視著那一張張和自己相似的臉,開始心慌了、迷糊了、又明白了些什么:這樣的“美”太平平無奇了,少了些故事,少了些特點,少了些生動,這不正是最大的瑕疵么?其實,每個人生來都是美麗的,都如同又大又美的珍珠一般,但每個人又或多或少的有
些瑕疵,便如同珍珠上一個小小的黑點,瑕疵不同,黑點的模樣、大小也自然不同,縱然是美中不足,但不也成就了自己的獨一無二么?何必要苦苦強求自己,一定要剜掉那個黑點呢,唯一的結果只會將黑點變成大洞,至此便再也無法彌補了。
一位女演員,剛出道時常以一身旗袍現身,圓圓的臉,淡淡淺笑,頗有些張愛玲的《半生緣》里曼楨的味道,典型的東方美女。這幾年再看她時,約莫是去整形了吧,下巴變尖了,臉上多了些刻薄的味道,成了實實在在的“面癱”。更令人咋舌的是,以前從不卷入是非的她,近年來更是緋聞纏身,漫天炒作,不是當了別人小三,就是被大富養(yǎng),要么就是未婚生子的云云。
完美無瑕的珍珠固然是好,但世人愛珍珠并不是因他無暇,而是她珠圓玉潤,潤澤以溫,腮理自外,有祥和之氣,雍容典雅,在東方,珍珠更象征著健康、純潔、富貴和幸福。珍珠況且都有微暇、小暇、瑕疵和重暇之分,更何況人呢?
《詩經·衡門》中也有詩篇:“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古人亦懂得,凡事切不可過于追求完美,難道娶妻一定要娶齊國美麗又高貴的姜氏女么?試問,真正娶到姜氏女的又有幾人呢?絕大多數男子最后選擇的還是鄰家的那個看起來傻傻的,笑起來臉頰上小雀斑一跳一跳的少女。她們不完美,她們不高貴,但她們在身邊,可親可近,自然真實,她們投來帶著手掌溫度的桃,男子微微一笑。而真正娶到姜氏女男子的熱情,恐怕在婚后也會被美女的冷傲所澆滅吧。
人生無完美,有一樂境界,就有一不好的相對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而對于女子,追求美貌固然好,但若到頭來,失了自己的本色,豈不比剜壞了的珍珠更可怕?只要素面朝天,安然自若,方省去萬千煩惱,為點黑痣雀斑去動刀子折騰自己,何苦來哉!
文檔為doc格式